太陽篇(七)─太陽(病態)生理

辨太陽脈證併治

太陽(病態)生理

本篇學習重點在了解太陽區塊、太陽生理以及衛氣生成的來源及輸送管道。

「衛氣的生成及輸送管道」即為「邪氣的進攻路線」。

為了方便之後條文的解說,我們先把太陽區塊的生理(病理)進行一個比較完整的歸納,大家在心裡先有個印象,將來一個一個的條文,會逐步的帶我們認識到完整的人體(病態)生理。

之所以把他稱為「病態生理」,是因為仲景的書裡講的都是因為邪氣干擾,或是陰陽消長所造成的「生理失衡」,藉由這樣的病態生理,配合中醫古籍對人體生理的描述,大致可以描繪出一個人的「(病態)生理現象」以及「(病態)生理行為」地圖。

例如前面所說的「太陽病中風(桂枝湯證)」、「傷寒(麻黃湯證)」等「淺表感冒」對營衛的影響,就先讓我們認識了「營衛」這一個屬於人體地圖中的淺表區塊。

  • 用傷寒論的「病態生理」,配合中醫古籍對人體的描述,重繪人體地圖
  •  桂枝湯/麻黃湯—「淺表營衛」的失衡
  • 請在腦內模擬以圖像方式思考
一、腎間「命門火」蒸動「太陽寒水之氣」(成為熱水),沿背後太陽經向上輸送過頭頂(風池、風府灌入冷風,成為冷水),往前澆灌全身(滅五臟之火、消除發炎)。

先天自帶能量的傳輸

太陽經起自於目內眥(內眼角)經過頭頂、後腦杓、脖子、後背、後腰、膝蓋後方、腳踝然後到小指外側,這是人體最長的一條經,這條經在背後有幾個「俞(輸)穴」是通往內臟的,如果我們用灸條在背後的俞穴上灸一灸,內臟的能量會變得比較活潑;相對的前胸腹部有一些通往內臟的穴道稱之為「募穴」,如果在這些募穴上灸一灸,內臟的能量會變得相對安定。

太陽經有「絡脈」跟「腎」作連繫,請大家把健康教育、生物學裡看到的「腎臟」給忘掉,我們只要知道腎的大概位置,中醫所說的腎除了「實質的臟器」之外,還包含「功能」的部份,或許你可以看成西醫的「腎臟+腎上腺素」再加上很多很多「黑盒子」裡的功能。

中國人說「腎間有動氣(命門火)」,像一盆小火爐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加熱「太陽寒水之氣」(不用太在意術語,只要知道是類似水氣的東西就好)。腎屬水,腎是水臟,但是腎中藏有火,把「寒水」慢慢的加熱變成「水(蒸)氣」,沿著太陽經向上輸佈,過頭頂之後再往下澆灌到全身,澆灌下來的水(氣)可以滅五臟(發炎)之火。

臟器在運作的時候,經常會有微微的發炎的現象,由腎間產生的「水氣」如果可以順利的往前輸佈澆灌,全身的臟器就能在比較健康的情況下運作。

二、食物中攝取到的養份「奉心生血」,由經絡、脈管向外輸送,再分化到大氣(衛氣)層。

後天攝入養份的傳化

之前說過經絡、血管外走的是衛氣,經絡、血管內走的是營氣,我們不久就會看到太陽(區塊)受邪的時候,邪氣除了會攻擊到「衛分」之外,也會攻擊到深一點的「營分」,這個營、衛都是在人體比較淺表的地方,人體的淺表都算是太陽區塊。

我們吃下去的食物經由中焦脾胃的運化,然後會「奉心生血」,把營養跟能量經由心臟、經絡、血管輸佈出去,比較「精細」的能量就留在經絡、血管裡,我們稱這種「能量」為「營氣」,而比較「粗」的能量則分化到經絡血管外面成為「衛氣」,浮在外面形成一個保護人體的大氣層,也就是所謂的「營行脈內,衛行脈外」。

圖片來源:
健康 png from pngtree.com
三、攝取入的(液態)養份,經由「膀胱氣化」成為津液,排出廢物,並由三焦(遍佈全身的網膜)輸送至腠理、皮膚表面。

膀胱提取與三焦輸送

人體的經絡就好像電腦的電路板一樣,電路的尾端都掛著一些週邊設備(臟器),彼此之間透過電路傳遞訊息來協調彼此的運作。太陽膀胱經上就掛著「膀胱腑」,這個膀胱腑的作用從西醫的角度來看就只是個貯尿桶,沒有用的廢水滿了之後就經由尿液排出,但是在中醫裡的角度來看,膀胱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沒有一個臟器是不重要的,包括盲腸)。

膀胱是個「州都之官」,管的是河口要不要放水,而這個「放水」的動作是需要能量來支應的。尿液在被排放之前,需要借助腎所供應的能量,經由膀胱把尿液「招魂」一下,把膀胱裡可以利用的津液、養分做最後一次的回收與提取,然後才把沒有用的尿液排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這個「氣化則能出矣」的「氣化」,就是我們膀胱利用腎的能量,對膀胱裡的津液作一個回收提取的動作。「招魂(氣化)」這個動作是需要能量的,所以老人或身體比較虛弱的人會有排尿不順的現象,經常跑廁所但是尿量卻不多或「涓滴不盡」,滴滴答答的,就是因為年紀大或生病了,腎陽比較虛弱,沒有多餘的能量供「招魂」使用,所以只能一點一點的提取與排放,正常人一次可以尿完的,這些人可能需要進行「多次氣化」,才能夠完成整個提取流程。 

除了膀胱之外,三焦也是一個「水官」,「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是一個比較難理解的概念,或許我們在讀傷寒論(中醫)的過程中,再慢慢的用各種「現象」來逼近這個概念,先不用急著一 下就把這個黑盒子打開,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人能真正完整的描述三焦是怎麼樣的一個東西。不能完整描述也沒關係,借我老師說的:「透過抽象意義操作真理,我們稱之為巫術」,只要能夠把身體調整到一個接近正常運行的狀況,不管是巫術或是醫術都是救人的法寶。

三焦在這裡就先暫時把他當作一個遍佈全身的「水道」系統,可以把「經由腎、膀胱」氣化過的津液(水?氣?水與氣之間?),通過腠理(肌肉與間的夾層)輸佈到全身以及體表。

我們可以把三焦想像成身體上的另一張網(經絡也是一張網),因為在中醫裡三焦有「網膜」或「油膜」的說法,有人拿豬的大網膜來比擬,因為油膜也是走在肌肉腠理之間的。大家在心裡有個想像的三焦抽象形象就可以了,我們現在把臟腑虛擬化、把人體虛擬化,進入一個比較抽象的層次,對於我們學習傷寒論以及學習中醫會比較有幫助。

「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三焦津液的輸佈,跟腠理、皮毛有很大的關係。剛才說「腠理」是肌肉與肌肉之間的縫隙,「三焦網膜」可能就走在這個縫隙之間,腎和膀胱氣化提取出來的津液,就由三焦這張網膜輸佈到體表皮膚,再經由汗孔的調節排放,以維持體溫調節機能的正常運作。

另一種三焦概念

我們經常會聽到的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以及下焦(肝腎)這些概念,指的是身體的上、中、下部位,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三焦,因為三焦遍佈全身,所以借用上、中、下焦來「大概」指出要說明的人體臟腑或部位。
四、「肺朝百脈」、「肺為水之上源」、「肺與皮毛相表裡」;衛氣的輸布需要借助肺氣宣發,肺氣(胸中大氣)與衛氣有緊密的關係

肺的宣發

「皮毛」跟我們的肺(氣)有很大的關聯,所謂「肺主皮毛」,肺和皮毛是同步呼吸的,郝萬山在他的傷寒論上課講稿裡說過一個案例,有兩個人在開玩笑打鬧,其中一人把另一人的身體潑滿了油漆,結果被潑滿油漆的人最後是因為「窒息而死」,說明肺跟皮毛之間是同步的,當皮膚汗孔被遮敝,肺的呼吸就發生困難,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同步性」。

心肺在上焦,「胸中大氣」就是經由肺氣的宣發而來,而「肺為水之上源」以及「肺朝百脈」都示意著身體的衛氣來源,跟肺的宣發有直接而密切的關係,如果肺的功能出了問題,全身的衛氣以及津液疏佈都會跟著發生問題。

 我們用以下的圖表來簡略表示太陽生理的總歸納。要請大家特別注意這「四大衛氣」的來源以及輸送管道,因為我們將來讀到許多太陽篇的條文,其中的病機與方劑的運作,都跟這些「衛氣」的「來源」與「輸送管道」,有著極高的關聯性,簡單一句話來說,「『衛氣輸佈路徑』即為『邪氣攻擊路線』」,衛氣生成或輸送管道的功能失靈,就會造成「太陽區塊失靈」,就會發生疾病。

根據傷寒論太陽篇的條文,除了前面說的桂枝湯證,邪氣攻擊到衛分,或是麻黃湯證,邪氣攻擊到營、衛,後面的條文都在指出不同部位遭受邪氣攻擊時,對於太陽區塊(營衛產生及輸送管道)產生的影響。

太陽區塊受到攻擊的簡單示例

例如,太陽經在背後「夾脊」經過後脖子、後腦杓,如果這個地方發生「經絡阻滯」,就會有「項背僵儿儿」的《桂枝加葛根湯證》或是《葛根湯證》;因為太陽經的阻滯,熱水還沒過風池、風府就掉到脾胃區塊的《葛根芩連湯證》;心陽虛、心脾陽虛、脾陽虛造成「吸收或傳送」失靈的《桂枝甘草湯證》、《苓桂棗甘湯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證》;「膀胱氣化失靈」的《五苓散證》;「膀胱區塊瘀血」的《桃核承氣湯證》或《抵當湯證》;「胸中」因為邪熱、寒熱互摃、邪熱與水互結造成的《槴子湯證》、《瀉心湯證》、《結胸湯證》……等等,都跟太陽區塊衛氣的產生以及輸送管道有密切的關係,如果我們把這些太陽病的條文組合起來,就可以拼湊出一個完整的太陽生(病)理。

熟悉了傷寒論的條文之後就會發現,傷寒論不僅僅是仲景所寫的一本「人體維修手冊」以及「診療日誌」,更會發現仲景用一條一條的條文,一點一點的幫我們進行人體的解剖,所以傷寒論更是一本「人體藍圖」、「人體解剖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