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陽病脈證併治
桂枝湯的藥性藥理
本篇學習重點在了解桂枝湯的組成、藥性藥理、煮服法,以及本草的學習方法
本草的學習方法
桂枝湯是由「桂枝」、「芍藥」、「炙甘草」、「生薑」以及「大棗」五味藥所組成,如果把神農本草經打開來看,會看到每一個「單味本草」的主治,例如桂枝在神農本草經裡大概是這樣記載的(不要背誦):
「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久服通神,輕身不老。」
神農本草經原書已經亡佚了,現在的版本都是原文再加上一些注家的補述或注釋。我們可以從神農本草經裡看到每一個單味本草的主治,有的治關節痛,有的治腰痛,有的治拉肚子……等等,可是如果你得了咳嗽又拉肚子的感冒,想要依神農本草經上的記載,自行拼湊出一帖治咳嗽跟拉肚子的感冒藥,不一定能治好這個感冒,說不定治壞的機率還更大些。
所以我們學習本草,不是死背本草書上的主治以及藥性歸經,而是反過來用傷寒論裡每一個方劑的主治、各條文方劑間藥味的差異,以及不同主治的交叉比對,去理解神農本草經中所記載的藥味及藥性。
就像學習語文一樣,英文、日文、法文……等等,如果只是死背單字,有時候一個單字好幾個解釋,就算把所有的意思都記起來,也不一定能夠拼湊出一句正確對的話來,可是如果不斷的練習英文、日文、法文對話,就有可能讀通對話的意思,就算不用背單字也能夠了解單字的意思,而且還能夠在無形中自然理解文法。
如果我們用學習語文來類比,我們學中醫會接觸到的幾本書裡,傷寒論就像是一本對話課本,當我們不停的練習傷寒論,有一天就會自然而然的學會傷寒論的「對話邏輯」而生出文法。
- 用傷寒論條文比對及方劑加減,倒回去理解神農本草經各藥味主治
- 傷寒論是對話課本,神農本草經是字典,黃帝內經是文法書
- 先學對話,有不明白的字句可以查字典,文法在對話過程中自然生出
- 行有餘力再讀文法書
黃帝內經大概就對應到學習語言的文法書,記載了身體運作以及疾病發生的最大公約數。
神農本草經可以當作單字課本或字典,當我們學習「傷寒論對話」遇到不了解的本草藥性時,就去查神農本草經這本字典。大概是這樣的一個學習方法,千萬不要去死背神農本草經或是黃帝內經,傷寒論的條文當然是可以背的,但是我們學語文不是用背的,而是不斷的「學而時習之」,一面學習一面練習,才會學的有效率又快樂。
桂枝湯組成
桂枝3兩
芍藥3兩
炙甘草2兩
生薑3兩
大棗12枚
以上為古方劑量,現代劑量必須換算,不可以直接使用此劑量!
桂枝湯的藥性藥理
桂枝甘草組
我們把桂枝湯的組成稍微分組一下,其中桂枝和炙甘草兩味藥的組合就是之後我們會學到的「桂枝甘草湯」,由這兩個單味藥組成的方劑,治療的是一個人(發汗過頭)心陽虛而「叉手自冒心」。當一個人覺得「心」這個區塊的能量不夠的時候,會下意識的用兩隻手護在胸口,感覺好像可以護住心的區塊而讓陽氣不再流失。同學可能聽過一種說法,「中國人的心和西醫解剖學上的心臟」是不一樣的,中國人(形而上的)的心是在胸口的正中央,而西方醫學是「偏心」。中醫並不是否認心臟這個實質臟器的存在,但是除了在實質肉體的心臟之外,中國人認為還有一顆「能量上的心」在胸口正中央的位置,包含從身體內部突出到身體外的一個看不見的能量的心。
各位同學有沒這種經驗,有時候心的區塊不舒服的時候,就會想用手去摸一下胸口這個地方,就是用雙手交叉護住心陽的動作,也就是所謂的「叉手自冒心」。將來我們會提到一個人如果是虛證,例如吃了生冷食物而腹痛,會覺得用手壓在腹痛的地方,好像會比較舒服一點,相反的,如果是發炎化膿(實邪;有具體的病理產物)的腹膜炎,用手去按壓會更不舒服,甚至會疼痛「拒按」,這就是所謂的「虛則喜按,實則拒按」。心陽虛「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用桂枝甘草湯「補心陽」,把心的區塊的能量補回來,就能治好心的能量暫時缺損的(心臟能量虛損)問題。
由桂枝甘草湯可知,桂枝、甘草的組合有一種把能量補進心的區塊的作用,而這個補入的能量會藉由和心相通的經絡血管往全身營衛以及四肢傳送出去。
芍藥甘草組
再來看一下芍藥和甘草這兩味藥的組合。傷寒論裡的「芍藥甘草湯」是做什麼的呢?這是一帖超級止痛藥!膽結石、尿道結石等等的痛,打了止痛針或嗎啡也止不了的痛,芍藥甘草湯下去很快就不痛了!可是這個所謂的「超級止痛藥」的機轉並不是麻醉神經,或是截斷神經的痛覺,而是讓「抽緊的肌肉鬆開」。膽結石、尿道結石等等通常是因為有石頭卡到,卡到石頭的部位肌肉會抽緊,血液、能量過不去所以「不通則痛」。芍藥甘草湯可以讓內臟的平滑肌鬆開,卡到的石頭就有空間可以滑動,有些人只是吃芍藥甘草湯鬆開肌肉就解除了石頭卡住的危機,如果石頭還是有卡住沒有掉出來的話,我們就再加點滑石、以及化石頭的藥來幫助人體排出卡住的石頭。之後講到尿道結石或膽結石的時候,會再提到這些排石、化石的方劑。
芍藥甘草湯有個別名叫做「去杖湯」。有些人的腳痛是屬於抽緊型的疼痛,要拄著拐杖才能走路,芍藥甘草湯有機會治療這種「抽緊」的腳痛。芍藥甘草湯可以鬆開內臟平滑肌或腿部抽緊的痛,然後可以將靜脈血從四肢抽回來。中醫常說「通則不痛」,疼痛的發生經常是因為血液不通或營血無法榮養肌肉、骨頭,所以才發生疼痛。
西醫所說的退化性關節炎,有一些其實是因為風濕的關係,阻礙了血液的循環,膝關節沒有營血可以榮養,退化的組織長不回來所以才會發生疼痛,用一些去風濕的藥讓血液、養份可以暢通而榮養肌肉、骨頭,膝蓋也就不會痛了,更不會有所謂的退化的問題。所以很多西醫所謂的「退化性」問題,我們要先打個問號,究竟是退化而引發的疼痛,還是因為組織無法榮養而發生疼痛,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桂枝與芍藥的制約
「桂枝甘草」將能量補入心臟,由動脈送出,「芍藥甘草」把血液從四肢靜脈抽回來,在血管裡裡形成一個大的循環,而三兩桂枝配三兩芍藥,好像很平穩的把能量固定在經絡血管的循環裡。
我們之後會看到如果是桂枝湯證而被「誤用下法」,雖然感冒還停留在太陽病的框架下,但是卻有胸口發悶的現象,我們就可以把桂枝湯裡的芍藥去掉,本來桂枝和芍藥把能量制約在經絡血管的循環裡,去掉芍藥後就會讓能量往上、往外衝一點,補心陽的力道變大,能量往心的區塊灌注就可以把胸悶給衝開;相反的如果誤下而讓病邪陷到「太陰區塊」,肚子「腹滿時痛」的時候,我們就會在桂枝湯的結構裡再加芍藥,把桂枝湯的作用點往下、往裡面拉,衝開脾胃區塊的結氣。
所以我們可以了解到三兩桂枝搭配三兩芍藥在經絡血管裡形成一個制約,這是第一層藥性。
- 三兩桂枝和三兩芍藥互相制約,將藥性鎖在動脈與靜脈(經絡血管)的大循環之中
- 桂枝湯去掉芍藥會往心的區塊衝
- 桂枝湯加芍藥會往脾胃區塊走
- 理解本草的抽象以及象徵意義
- 桂枝有侵的力量,可以把衛分風氣(邪)打散
- 平胃散處理(水濕、不正之氣的)腹痛拉肚子
很多抽象的東西被定義了A就不會是B,所以中國人都是用各種說法(故事)來逼近真相,本草故事也是用抽象故事來說明本草的抽象性質,用一個或數個抽象概念來逼近真相,可以說是中國人的「十分逼近法」!
不懂中國人的思維邏輯就很難搞懂本草故事(或其它學問)的意義,有些自以為讀了無數中醫書的人,不管是西醫或是中醫「自己人」,經常批評中醫古籍錯誤百出,甚至會引經據典的用中醫自己的說法來打臉中醫,那些人都是只會讀死書的「知識吸塵器」而已,雖然吸進了很多「知識」,最後都是過一手丟到垃圾桶,完全不會使用。
同學們千萬不要學這種只會拘泥於文字的讀書匠,古書裡那種高層次的抽象意境才是我們要學習的終極目標,如果無法體會這些抽象概念,中醫(或中國人的學問)是學不好的。
本草故事以及象徵意義
桂枝,是肉桂樹的粗枝,據說肉桂樹的附近是長不出其它的植物或雜草的,有人稱之為「梫」樹,有一種「侵」的力量。又說,如果用肉桂樹做成一個木釘釘到其它的樹裡,被木釘釘上的樹木就會死掉。很多本草故事都很玄,有的或許有一些真實性,有的則一聽就知道是假的,雖然許多本草故事的真實性有待商榷,但是無論真假,都是為了讓我們可以「想像」本草的藥性,更容易了解每個本草的「抽象作用」,要大家不要拘泥在字義上或虛玄的本草故事上,而是去理解抽象的本草藥性。
像我有一段時間覺得使用起平胃散還蠻神的,那也不是什麼很精確的辨證,只是平胃散的本草故事是這樣說的:「有個書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跟一個心儀的女鬼在一起相處了幾年,女鬼在離開時表明身份,並要書生在她離開後吃平胃散,不然會生大病。女鬼離開後書生果然生了病,就聽女鬼的囑咐吃了平胃散一陣子身體才痊癒。」這個本草故事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平胃散好像可以趕走一些「妖魔鬼怪」,把一些亂七八糟導致疾病的不正之氣驅趕出身體。
那麼我就遇到一些小朋友因為「腸胃型感冒」而去看西醫,西醫本來就不會處理醫感冒或腸胃炎,最多就是給一些止瀉藥,更惡劣的醫生在還沒證明細菌感染前就直接開抗生素,好一點說不定會叫你去喝養樂多(益生菌),西醫的理論是認為用好菌去跟壞菌相互競爭,如果好菌贏了的話腸胃炎就會好!可是事實上並沒什麼用處,多半還是靠身體的自癒機能而好起來。
那小朋友被西醫這翻折騰之後,感冒看起來是好了,卻仍然持續拉肚子,拉的大便據說是臭的不得了,還帶著魚腥味,大便裡看起來還有奇怪的黏液。跟媽媽討論後,媽媽就給了小朋友幾瓢平胃散,吃個幾次把不好的東西全部拉出來之後,魚腥味的拉肚子也就停了。這個原本就「不乾不淨」的邪氣,搭上西醫給的一些怪東西,肚子裡就不知道到底藏了什麼「妖魔鬼怪」,所以用專門「斬妖除魔」的平胃散把不正之氣趕出去,腸胃恢復機能,自然就不會再拉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出來了。平胃散本來就可以治療「濕濁內停」的拉肚子,很多本草故事或許不是真的,但是在抽象意念的表達上,是很能讓人共鳴的。
生薑 / 大棗
桂枝因為有「侵」的力量,我們常說風木、風木,風氣也就是木氣(近似的性質)。大家看漫畫裡的風,會先畫一條直線,尾巴再捲一下,表示風有這種曲、直的特性;樹木的生長也是一個枝幹伸出去,尾巴的小樹葉、小枝幹就捲一下,所以風氣跟木氣在本質上具有類似的能量。那樹木被肉桂樹做的木釘釘一下會死掉,就是在說明肉桂(桂枝)可以把木氣(風氣)給瓦解掉。太陽病中風是衛氣層受到風邪的攻擊,而桂枝和芍藥作用在經絡血管裡一個制約的循環,要能夠把這個桂枝和芍藥的藥性透到衛分,就必須加入生薑來幫忙把血管裡的能量送到衛分去。
生薑長的就是這邊叉出去那邊叉出來的,中國人說孕婦不可以吃薑,否則生出來的小朋友會多長一根手指,這個大家有聽過吧,所以生薑在桂枝湯裡的作用就是幫忙把能量由經絡血管「分叉」到衛分。
- 生薑將桂枝湯藥性叉入衛分
大棗是一個相當能補充營養的東西,中國人說大棗肉是黃的所以入脾,大棗的皮是紅的,所以吃進去的大棗經由脾胃消化後「奉心生血」,可以把能量補充到營分裡。前面桂枝、芍藥的藥性被生薑由營分叉到衛分,能量從經絡血管分化到衛分,營分能量相對被消弱,所以大棗就接續的把能量補進營分。
這個三兩的生薑和12枚大棗(大約換算為古方三兩),看起來又像是能量上的小循環,能量失去(分叉到衛分),能量又補進來(大棗奉心生血)。之後我們會看到一些方劑,當生薑和大棗之間比例發生變化,就會看到藥性的作用點往營分偏多一點(大棗多)或往衛分偏多一點(生薑多)。
- 大棗將營養補入營分(由脾胃吸收奉心生血)
炙甘草
甘草是天然的植物性類固醇,如果拿生甘草一直吃,吃著吃著也會有類固醇月亮臉的副作用。炙甘草基本上有一種「緩」的作用,有一些藥性比較猛一點的,例如麻黃,放點炙甘草下去就會變得溫和一點。
炙甘草還可以「長肌肉」,甜的東西是補脾胃的,所以炙甘草有時候是拿來補的。如果當做緩藥的時候,(古方)一兩炙甘草大概就夠了,如果當作補藥,仲景會用到三兩以上。
那桂枝湯裡的二兩炙甘草是作什麼用的呢?採用我的老師的說法的話,這二兩的炙甘草是用來作「定位」用的。
桂枝湯裡用了二兩的炙甘草,讓桂枝湯以中焦脾胃為基準點,讓其它的藥味分別向上及向下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會這樣說是因為當我們分析了傷寒論裡大部份的方劑之後,可以發現一種傾向,有甘草方劑的作用點,就比較以中焦脾胃為基準點而發生作用,而沒有甘草的方劑(怕加了甘草而使藥性變緩的不算),則比較沒有一個基準點,且比較沒有方向性的作用於全身。例如黃耆桂枝五物湯、柴胡龍骨牡蠣湯以及烏梅丸等等,都是沒有甘草的方劑。
中焦定位的說法就請大家存參,對於清楚掌握每一個方劑的走向及作用方式,可以當作一個值得參考的說法。
- 炙甘草:一兩緩藥,二兩定位,三兩補虛
桂枝湯的運籌帷幄
所以桂枝湯整體方劑在做什麼呢?「中風」是因為風傷衛而使衛氣受傷,汗孔開闔失常,身體調動氣血往體表抗邪,所以我們應該想辦法把能量送到衛分去,幫助身體進行他本來就在進行的抗邪作戰,藉由藥物(桂枝湯)補足能量,利用發汗(後續分解)的方式,把「病毒的靈魂」推出體外,那麼殘留在身體的病毒殘骸,也就沒辦法繼續發揮共同作戰而擾亂身體運作的能力,身體恢復平衡的正常運作,感冒就好了。 把能量送到衛分這件事,桂枝湯採取的策略是從人體的經絡血管輸送能量,桂枝甘草把藥性由心推向四肢,芍藥甘草把血液拉回來,桂枝和甘草把藥性約束在經絡血管中,然後藉由生薑分叉的力量,把藥性從營分叉到衛分去,當能量由營分分化到衛分時,營分的能量會變得比較虛空,此時再用大棗補充營養,經由脾胃的消化然後「奉心生血」,把營養輸送到心臟,再補充到經絡血管裡,這些運作都在炙甘草所定的中焦基準點上發揮作用!
聽起來是不是很像一種作戰策略,行軍打仗的運籌帷幄呢?可是誰用那一隻眼睛看到藥性在身體裡是這樣運作的?完全看不到!既然看不到那我們怎麼拿這個東西去跟西醫或是西醫背後的科學吵架呢?雖然我們的肉眼看不到藥物在身體裡的運作,但是我們可以從各個方劑的成份比例及其主治,加上神農本草經及其它本草書的記載,以及歷代醫家的醫案來歸納分析,大概可以「感覺到」似乎有那麼回事存在,而且治療的結果非常明確有效,所以就算無法親眼看見這些藥物的實際運作,也瑕不掩瑜!
因為眼睛看不見,我們在心中大概有這樣的一個方劑地圖存在就行了,或許有一天科學更近步了,或是那一天人類真的開了天眼,就能「看見」這幅「虛構的人體地圖」也不一定。就算最後我們發現這幅地圖根本是假的也沒關係,因為中醫這看不見的黑盒子,只要會按手冊操作,不一定要完全知道他的原理構造。就像如果我們用時光機把手電筒傳送回古代,古人不用了解構造原理,只要有說明書或示意圖,即使是原始部落也能夠精確的操作手電筒的開關與明亮。
以上分析完桂枝湯的運作方式,我們用一個小小的示意動畫來展示一下這個協同運作的概念。
請各位同學注意,我們絕不是在告訴你桂枝湯就是像這樣的運作,而是示意桂枝湯的機轉。還是那句老話,我們要學習的是背後的「抽象意義」,不是字義上、眼睛上看到的表象。
接著我們就要來看一下桂枝湯的「煮服法」,開始煮藥和吃藥了。